很多朋友对于唐朝收公主和唐太宗为什么同意文成公主远嫁吐番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One]、唐朝哪19位和亲公主
〖One〗、弘化公主。大唐第一和亲公主,宗室女,但不确定是否唐太宗的女儿。贞观〖Fourteen〗、年,也就是在公元640年的时候,她被嫁给吐谷浑王诺曷钵。后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土谷浑与吐蕃发生了战争,吐谷浑被吐蕃击败,她与诺曷钵奔凉州,归附于唐。后来武则天赐姓武,改封西平大长公主;
〖Two〗、文成公主。她是李唐远支宗室女,贞观〖Fourteen〗、年,公元640年,太宗李世民封为文成公主, 后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现在的唐代和亲公主中也就是她最为知名,关于她的文艺作品和逸闻趣事也是最丰富的;
〖Three〗、金城公主。本名李奴奴,唐中宗李显是她的叔祖父,后收为养女,生父是邠王李守礼 。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唐中宗命左骁卫大将军杨矩护送金城公主入蕃,嫁予吐蕃赞普赤德祖赞。金城公主在吐蕃生活近三十年,对唐蕃交往有所贡献,巩固了文成公主进藏后的唐蕃“舅甥之盟”;
〖Four〗、永乐公主。杨氏,是唐太宗孙子东平王李续外孙杨元嗣的女儿。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十一月三日,下嫁契丹松漠郡王李失活。第二年李失活死后,永乐公主又嫁其弟李娑固;
〖Five〗、固安公主。辛氏,唐玄宗从甥女。根据《旧唐书》的记载,她的父亲名叫辛景初,可以肯定的是固安公主是庶出。 开元五年,公元717年二月,辛氏下嫁奚首领李大酺。不久之后李大酺率兵救契丹战死,又嫁给他的季弟李鲁苏;
〖Six〗、燕郡公主。慕容氏,唐玄宗堂妹,她的母为唐玄宗的堂姑母余姚县主,父为慕容嘉宾。公元722年,燕郡公主被唐玄宗许配给前来长安求亲的契丹首领李郁于。两年后,李郁于就去世了,燕郡公主再嫁他的弟弟李吐于;
〖Seven〗、东华公主。陈氏,唐朝和亲契丹第三位公主。公元725年冬天,唐玄宗立契丹松漠王李邵固为广化郡王,封陈氏为东华公主,嫁给李邵固。公元730年,李邵固被契丹叛将可突于杀害,可突于率领契丹并胁迫奚一同投降突厥,东华公主投奔平卢军;
〖Eight〗、东光公主。韦氏,母亲是唐中宗李显的第六女成安公主,父亲韦捷是中宗韦皇后的从子 。韦捷因与韦皇后的亲戚关系在李隆基政变后被诛杀。唐玄宗将东光公主嫁给奚部落首领李鲁苏;
〖Nine〗、和义公主。告城县令李参之女,宗室之女。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十二月〖Fourteen〗、日,被唐玄宗封为“和义公主”下嫁宁国奉化王;
〖Ten〗、静乐公主。独孤氏,父独孤明,母唐玄宗女信成公主。契丹归附于唐朝后,公元745年三月〖Fourteen〗、日,唐玄宗封独孤氏为静乐公主。745年三月下嫁契丹可汗(松漠郡怀顺王)李怀节。 安禄山为了边功而数次杀掠奚与契,导致李怀节造反,静乐公主被杀;
1〖One〗、宜芳公主。杨氏,母唐玄宗女卫国公主。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三月封为宜芳公主出嫁奚 首领李延宠。她也是因为安禄山为了边功而多次杀掠奚与契丹,导致造反被杀;
1〖Two〗、大宁国公主,唐肃宗的次女,是唐朝第一位嫁给回纥可汗的和亲公主。宁国公主在唐朝嫁了二次,始嫁郑巽,又嫁薛康衡,但都很快做了寡妇。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唐朝敦煌王李承寀娶回纥公主为妃。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回纥葛勒可汗遣使求婚,唐肃宗因其助唐平定安史之乱有功,册封次女为宁国公主,嫁给葛勒可汗为妻,并册命封葛勒可汗为英武威远可汗。宁国公主到达回纥汗国,被立为可敦(王后)。回纥举国欢迎说:“唐天子将真女嫁来,是看得起我们回纥。”回纥可汗死后,宁国公主返回唐朝。
1〖Three〗、小宁国公主。父荣王李琬,758年被派遣和亲回纥,先嫁给老迈的英武可汗, 嫁英义可汗,成为可敦 。后在回纥生活了33年之久,直到去世;
1〖Four〗、崇徽公主。仆固氏,唐朝著名将领仆固怀恩的女儿。在她和亲之前仆固氏的2个姐姐就先后远嫁回纥和亲,其中一位姐姐嫁给了牟羽可汗(登里可汗) 移地健,被册为“光亲可敦 ”。 光亲可敦在公元768年病死,移地健指名要仆固怀恩的女儿做妻子,于是 唐代宗又将仆固怀恩的幼女封为“崇徽公主 ”,于769年嫁给登里可汗。
[Two]、唐太宗为什么同意文成公主远嫁吐番
〖One〗、首先,文成公主,只是唐朝宗室之女,而且还是远亲,至于远到什么程度,咱也不知道,唐太宗在贞观〖Fourteen〗、年(640年),封她为了文成公主,到第二年贞观十五年才把她嫁到吐蕃,成为吐蕃松赞干布的王后,自此之后,大唐和吐蕃在两百年间,和平共处。
〖Two〗、就此看来,文成公主并不是嫡亲公主,如果能聪明的为人处事,必是好的,如果真有什么不妥当,也拿公主威胁不了大唐,这样看起来,唐太宗此举,的确高明,一代天骄的政治能力还是不容小觑。
〖Three〗、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这种联姻,能带来什么好处呢?一,有利于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的和平、友好相处,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也能稳定西部政权。意思就是少给大唐王朝找事,咱消停点。文成公主呢?也确实不一般,她在吐蕃生活的近四十年,也确实为双边友谊做出了许多贡献,把中原先进的纺织,造纸,冶金等技能传入西藏。一个聪明的公主,知道自己来的目的,一个公主能搞定的团结友好,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Four〗、二来呢,这也是唐太宗西北发展战略的目标,唐朝的都城在长安,而周边强敌无数,因此长安在西北还需要做很多战略调整,必须让西北边境安全,才能保证都城长安的安全,顺利打通丝绸之路的贸易延续,带来大唐的繁荣与发展。只有西北边境安定,大唐才能有万国来朝的繁荣盛世,能和的就和,不能和的,这位铁腕帝王就会用铁骑去征服他们,这一切只是为了打通丝绸之路的贸易。
〖Five〗、三来呢,对周边政治权利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吐蕃曾向大唐提出娶一位唐朝公主,唐太宗拒绝了,拒绝的理由是什么呢?吐谷浑王从中作梗。那么松赞干布就借口吐谷浑从中作梗,出兵击败了吐谷浑,连带着打败了党项、白兰羌,直逼唐朝松州(今四川松潘),说如不和亲,便率兵大举入侵唐朝,看起来松赞干布很牛的样子,结果牛进达一来,立刻就怂了,被打得落花流水。在唐军的后援部队来之前,就退出了吐谷浑、党项、白兰羌,并谢罪,继续求娶唐朝公主。唐太宗答应了他的请求,认了义女,把文成公主嫁给他了,为什么要答应一个战败之人呢?太宗皇帝的考虑就长远了,就这件事来看,他吐蕃牛到把西北几个政权都打得稀里哗啦,我朝何不顺水推舟,拔了他浑身的刺,也能对周边蠢蠢欲动的政治势力一个敲山震虎,别惹我,那个狂妄的吐蕃王都被老子收拾了。
〖Six〗、四呢,文成公主也确实是不辱使命,对两朝的双边关系做出了不灭的贡献,乃至于后世专门在布达拉宫为她和松赞干布修了金身,以示纪念。文成公主的远嫁也标榜了大唐的立场,大唐是愿意和周边国家和平共处的。文成公主的远嫁,也体现了大唐和周边国家的外交的理念,这也是唐太宗的伟大之处。
〖Seven〗、一个雄才伟略的帝王,总是会高瞻远瞩,才会开创后来的煌煌盛世。
[Three]、唐朝时期,一共有几位公主远嫁到了西藏地区
〖One〗、唐朝时期有两位公主远嫁西藏和亲,她们分别是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
〖Two〗、唐太宗将文成公主下嫁吐蕃松赞赞普,唐中宗将金城公主下嫁赞普赤得总赞。
〖Three〗、两位公主和亲具有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是巩固了民族团结,维护了当时边境地区的长治久安。二是促进了文化交流,使汉文化传入藏地。
〖Four〗、两位公主在吐蕃地位尊贵,受到尊重和爱戴,松赞干部专为文成公主修建布达拉宫。金城公主入藏时,赞普也修建宫室供其居住。除公主本身贤淑多才外,唐朝强盛的国力也是其坚实的支撑和后盾,从而公主入藏和亲成为了一段历史佳话。
OK,关于唐朝收公主和唐太宗为什么同意文成公主远嫁吐番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