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陕西发现唐朝公主墓了吗,以及唐公主墓发掘全过程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One]、高阳公主的墓在哪里
〖One〗、高阳公主的墓葬还没有发现,在史书上也没有记载。
〖Two〗、唐朝的高阳公主,是因谋反罪名被赐死的,因此不能安葬在皇陵。当时被草草埋葬,所以墓地也无从寻找。
〖Three〗、高阳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爱女,母不详。公主深得太宗钟心,嫁与名臣房玄龄之子房遗爱,恃宠娇纵。公主婚后与《大唐西域记》执笔人辩机私通,太宗知晓后大怒,腰斩辩机,杀奴婢数十人。公主非常怨恨,太宗驾崩,没有哀容。
〖Four〗、永徽四年,公主欲夺房遗爱兄长房遗直所继承的爵位,诬告其对自己无礼。经长孙无忌审理,公主与房遗爱意图拥立荆王李元景谋反事泄,唐高宗赐其自尽。
[Two]、陕西历史博物馆18件镇馆之宝
1970年10月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唐兽首玛瑙杯高6.5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9厘米,杯体为角状兽首形,兽双角为杯柄,嘴部镶金帽,眼、耳、鼻皆刻划细微精确。唐兽首玛瑙杯是至今所见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1972年陕西眉县杨家村出土。通高77,口径56.5厘米。
旟鼎承袭商代圆鼎风格,造型厚重庄严,纹饰十分精美,所刻铭文是研究周初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具有珍贵的历史及艺术价值,加之铸刻时代明确,被公认为周康王时的标准器,是一尊著名的西周时期的国宝。
1975年岐山县董家村出土,通高36.3,口径34.3厘米。
五祀卫鼎是研究西周中期社会经济和土地制度的第一手资料,对史学界和法学家都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1980年陕西长安县下泉村出土。通高51.5厘米,口径50厘米。
多友鼎的腹内壁铸铭文二十二行,记载了西周反击猃狁侵犯的一场战争,是重要的上古文献,对于研究匈奴史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民族关系,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1968年陕西咸阳市韩家湾乡狼家沟出土。高2,边长2.8厘米,重33克。采用珍贵的和阗玉制成。螭虎钮,四侧刻云纹,印面阴刻篆体"皇后之玺"四字。其发现地点距汉高祖与吕后合葬墓长陵仅1000多米,故可能是吕后用印。它是已发现的最重要的古代玺印之一。此印形制与印文与汉制相合,为汉皇后吕雉之物,是汉代皇后玺的唯一实物资料,弥足珍贵。
1981年陕西兴平县豆马村出土。通高58,口径9,底径13.3厘米焚香用具。
熏炉原为未央宫之物,后来被赏赐给汉武帝姊阳信长公主家。中国古代香炉,以汉晋间流行的博山炉最为精美,而此炉又为所见博山炉中最精美者,是古代罕见的艺术品。
1970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
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高14.8厘米,口径2.3厘米。造型采用北方游牧民族皮囊形状,银壶两侧采用凸纹工艺各塑造一匹跃然起舞的骏马。银壶舞马形象与史料记载相互印证,是难得的文物珍品。是唐代中原汉族与北方契丹族文化交流的物证。
此图纵184厘米横342厘米。画面中共有六位人物,前三位是唐朝鸿胪寺官员,均着初唐朝服,呈三角状站立。后面三位,为首一人推断应是来自东罗马的使节。中间一人推断是来自朝鲜半岛的新罗使节。最后一位应来自中国东北靺鞨族。此画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也为研究唐代中外交往情况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1971年陕西乾县懿德太子墓出土。阙楼仪仗图是懿德太子李重润墓中的壁画,这幅图因其能够完整反映出唐代皇家建筑的宏伟姿态,为考古学和建筑学提供了难得的研究资料,画师精湛的技艺让它成为唐代壁画中场面最大的传世佳作。然而,这幅珍宝背后是一部令人叹息的皇室悲剧,它的主人,带着无限的遗憾与悔恨,长眠于豪华陵寝之中。
仪仗图虽人物众多,结构复杂,但整体布局却显得井然有序,阵容严整。画面色彩也艳而不俗,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宫女图》是唐代佚名创作的壁画,于1960年陕西乾县唐永泰公主墓出土。绘于唐永泰公主墓墓前室东壁南侧,共9人。高176厘米,宽196.5厘米。为首一人头梳单刀半翻髻,目视前方,双臂交叉于腹前,挺胸起步前行,姿容华贵高雅。其后一人头梳螺髻,回头似在向其他人吩咐事情。其余7位宫女头梳半翻髻、螺髻或双螺髻,手中分别持有独台、团扇、如意、方盒、高足杯、拂尘、包袱等物,侧身缓行。其中除2位着男式袍衫外,其它7位皆着窄袖袒胸短襦,肩披丝帛,下穿红、黄、绿等色曳地长裙,脚着如意云头履,画面形象生动,似是侍寝的图景。
马球图为唐朝的文物,1971年出土于陕西省乾县章怀太子李贤墓,画面高229厘米,宽688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图绘于墓道西壁。有20余骑马人物,均着深浅两色窄袖长袍,戴幞头,穿黑靴。壁画突出五个持偃月球杖的骑者驱马抢球。前一骑作反身击球状,其余纵马迎击。后10余骑人马,行者骑枣红马,或山间奔行,或驰骋腾空。止者着绿色长袍,红翻领,伫目凝神,无球杖。背景衬起伏山峦,五颗孤零零的古树点缀在空旷的画面上,与墓道东壁的"出行图"中的古树遥相对应。此图是有关马球运动最早的形象资料。
1971年陕西乾县李贤墓出土。高100-200,全长890厘米。
狩猎出行图,原图揭取时分为数幅,画面以青山松林为背景,四十多个骑马狩猎者携弓带箭或持旗或持驯豹鞭,簇拥着主人纵马驰向猎场,殿后的还有两匹负重骆驼,构图气势磅礴,宏伟壮观。是唐墓壁画中上乘杰作。
1〖Three〗、1〖Four〗、鸳鸯莲瓣纹金碗(两件)
唐鸳鸯莲瓣纹金碗是唐代金器,出土于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唐鸳鸯莲瓣纹金碗共出土两件。一件高5.5厘米,口径13.7厘米,足径6.8厘米,重392克;一件高5.6厘米,口径13.5厘米,足径6.8厘米,重391克。两碗器壁捶作出上下两层向外凸鼓的莲花瓣纹,每层十片,上下轮廓相合,每一个莲瓣单元里都錾刻有装饰图案,上层主题是动物纹,下层是单一的忍冬花装饰图案。两碗内壁分别墨书"九两半"、"九两三"。
唐鸳鸯莲瓣纹金碗可能是皇室用酒器,就已出土的唐代金碗而言,这两件唐鸳鸯莲瓣纹金碗是仅见的最富丽堂皇的金碗。
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高24.2,口径12.4,足径14.3厘米。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是迄今已知唐代银罐中最大气和精美的一件。不仅可以领略唐代金银器的工艺水平,也是唐代审美时尚、生活态度和精神面貌的一种折射。
1959年西安市西郊牛堡村唐墓出土。通高58厘米。
典型的盛唐时期的作品,制作工艺精湛,形态逼真传神,堪称唐三彩中的极品。有助于我们研究盛唐时期的音乐、歌舞,尤其是在西域舞乐对内地的影响方面,加深了实感性的了解。唐三彩骆驼载乐俑为研究唐代雕塑艺术、音乐舞蹈、人物如实提供了宝贵资料,它既是唐代文化艺术、制作工艺发达昌盛的重要物证,也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交流与融合。
1968年陕西彬县出土,高18.3,腹径14.3CM。
这件提梁倒灌壶是著名的耀州窑(窑址在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产品。此壶造型古朴典雅,制作规整精细,纹纹繁褥华丽,尤其是构思奇特,设计巧夺天工,被认为是国内外存世耀州窑瓷器中最为精美的一件。
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高24.2,口径12.4,足径14.3厘米。
这件黑釉"油滴"瓷碗具有典型的北方窑口的工艺特征,特别是环布碗底的油滴斑点,晶莹透亮,增添迷人的色彩,堪称瓷中珍品。是迄今所见同类器物中体量最大的一件。
[Three]、唐公主墓发掘全过程
〖One〗、唐朝时期的公主墓葬,是中国考古史上的重要发现之一。以下是唐公主墓发掘全过程的简要描述:
〖Two〗、1980年代初,中国考古学家在陕西省宝鸡市发现了一座巨大的土墩,墓穴面积约为60,000平方米。考古学家们认为这是一座唐朝的墓葬,于是展开了为期五年的发掘工作。
〖Three〗、1983年,考古学家们在墓穴中发现了一座石室,这座石室的门上刻有“永乐公主合葬处”七个字,于是确认这是一座公主墓葬。随后,考古学家们又在石室中发现了一个棺材和一些陪葬品,包括铜镜、银器、玉器、漆器等。
〖Four〗、经过多年的发掘和研究,考古学家们最终确认这座墓葬是唐玄宗的女儿永乐公主的墓葬,公主生于唐玄宗年间,死于唐德宗年间,享年34岁。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公主陪葬的一些珍贵文物,包括一件精美的金镶玉带、一件风琴形的玉佩等。
〖Five〗、唐公主墓的发掘,为研究唐朝时期的宫廷文化、皇室墓葬等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同时也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章分享结束,陕西发现唐朝公主墓了吗和唐公主墓发掘全过程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