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唐朝府兵绘画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唐朝府兵绘画的知识,包括隋文帝府兵制名称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One]、唐朝精锐之师
〖One〗、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辉煌的时代,这个鼎盛的王朝有着一支强大的帝国军队作为后盾,边疆战争之频繁和战胜次数之多,在中国浩瀚古代史上也属罕见。而李世民更是以武立国,算是一个武皇帝,因此大唐军队历史上也很有血性,悍不畏死,他们四面出击,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今天我们就来回首一下大唐帝国的三大精锐之师:
〖Two〗、大唐骑兵:驰骋西域、漠北,进攻所向披靡
〖Three〗、在中世纪,骑兵是威力最强的兵种,战争之胜负往往决定于双方骑兵的多寡与强弱。这种情况在有唐一代尤为突出,而我国北方和西北多为广袤的草原、沙漠,行军作战,骑兵的优势更为突出。
〖Four〗、唐朝在西北的对手又是世代驰骋射猎于草原的游牧民族,其骑兵之数量、战斗力,唐朝的府兵都无法匹敌。于是,“其俗骁强”,“善骑射”的回纥骑兵,他们一度成为唐军远征所仰仗的主力。
〖Five〗、其实早在隋末唐初统一战争时期,交战双方就开始在战场上较多出现“披坚执锐冲坚阵”的场合。诸如著名的虎牢关之战,李世民亲率1000名精锐的“玄甲军骑兵”发动猛烈的冲锋,直接贯穿了整个窦建德大军的军阵,而胜利之后:“太宗亲披黄金甲,阵铁马一万骑,甲士三万人”说明当时他的作战部队中是有大量马铠存在。
〖Six〗、随后唐帝国在西域、漠北、东北部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展,同样是对抗突厥帝国,唐朝军队在大部分时期处于攻势,不过在进攻这些草原地区的时候,并不适合使用人马俱甲状态的唐军重骑兵,也不适合使用大量步兵结阵作战。
〖Seven〗、大唐军队最佳的选取,就是开始让重骑兵放弃马铠,首先保证优越的机动性,与轻骑兵一同高速奔袭或者长途追击。因此,在西域中部或北部,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唐军以人披重铠、马不披甲的“精锐骑兵”为核心去执行作战任务,可以说这些精锐骑兵为大唐的强盛立下了“汗马功劳”。
〖Eight〗、大唐陌刀兵:“如墙而进,所当之敌,人马俱碎”
〖Nine〗、满城尽白发,死不丢陌刀,独抗五十载,怎敢忘大唐?这诗就是大唐安西军之魂,只要将军拔剑高呼,震天的喊杀声里,有这么一群大唐勇士们手持陌刀,与敌军进行浴血肉搏,因为陌刀战术要求士兵需有必死的信念,因此也出现过全数壮烈殉难,无一人投降的悲壮战斗场景!
〖Ten〗、李嗣业和他的陌刀兵在战争中脱颖而出,大破吐蕃一战中,李嗣业身先士卒,陌刀队挥舞着陌刀所向披靡,敌军鬼哭狼嚎,陌刀队如墙推进,一举俘虏了小勃律王和他的妻子吐蕃公主。安史之乱中,在大唐帝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又是陌刀队力挽狂澜,阻挡住了叛军的一次次犀利进攻,将摇摇欲坠的大唐帝国硬是扶了起来。
1〖One〗、因此唐王朝的这支王牌精锐“陌刀队”,一直都被认为是能与骑兵相抗衡的步兵,这支精锐也一直让世人心惊胆寒!如果有幸穿越去做一个唐朝士兵,无疑最让人热血澎湃的就是能做一名陌刀兵,陌刀兵无疑是唐军步兵精锐中的精锐,他们霸气侧漏,“如墙而进,所当之敌,人马俱碎”。
1〖Two〗、当然不管是什么样的刀,一人一击自然做不到“人马俱碎”,但当陌刀队整体“如墙而进”时,想象一下那种气势!陌刀队虽然在后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他们为大唐立下的不世功勋,仍然会被历史和人们铭记,他们是一支被尘封数千年的大唐铁军。
1〖Three〗、大唐水师:“以少胜多”,让日本近千年不敢来犯
1〖Four〗、和大唐其他兵种相比,大唐水师也许并不为多少人熟知,但在一场对日本水军的“以少胜多”的海上战役中,他们完全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白江口之战”让日本以后近千年不敢再跨海来犯:
1〖Five〗、唐初时有三个不同的国家占据朝鲜半岛,以高句丽实力最强,并且和中原国家敌对,而百济依附高句丽,新罗与中原交好,两国经常攻打新罗。公元663年,新罗被攻下数座城池后,向唐廷求救,唐朝派军出征朝鲜半岛。
1〖Six〗、唐军没有选取直接去救援新罗,而是先攻打百济。在攻破百济后,唐军主力回国,而百济王扶余义慈的堂弟扶余福信本来已经降服唐军,待他看到唐军主力回国,萌生贼心,聚百济旧民造反。唐军刘仁愿的留守军被团团包围于百济城,不仅这样,百济还派使者向当时日本求援,而当时的日本天皇则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1〖Seven〗、刘仁愿的留守军被围后,大唐也迅速派大将刘仁轨救援,就这样,大唐帝国的军队首次和古代日本军队正面相遇了。公元663年8月,刘仁轨水军率先行至白江口,很快,倭国水军四百余艘也绵延驶至。
1〖Eight〗、日军将领和百济叛军认为日军有战船400余艘,唐军仅百余艘,他们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实力,盲目的认为“我等争先,彼应自退”,于是日本未加整顿部署,便“率日本乱伍中军之卒,进打大唐坚阵之军”,双方展开了激烈海战。
1〖Nine〗、但唐军水军虽在士兵和战船数量上处于劣势,但船高而坚,设计精良,而日本船只则相对落后。唐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倭军团团围住,其船只过多而相互碰撞,无法灵活作战,日本士兵大乱。
20、而唐军“左右夹船绕战”,打乱了日军阵形,致使日军“赴水溺死者众,舻舳不得回旋”,最终,日军战船全部被焚毁,一时间“海水尽赤”,数万日军或溺死、或被唐军捕获。此战也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倭军4万2千,唐军1万3000)。
2〖One〗、在这场战争中,日本军队的人数是我军的四倍之多,更何况,日本的军队常年在海上作战,而我国的军队的大多数的主战场是在陆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唐军几乎是将日军压着打,日军全军覆没
2〖Two〗、白江口海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侵入朝鲜半岛的野心,日本天智天皇深恐唐军进攻本土,自公元664年开始,在国内耗费巨资,修筑了4道防线,此后日本调整对外政策,向唐朝臣服,开始以中国为师,此后近千年不敢再来犯。
2〖Three〗、盛唐时代唐军虽人数和其他朝代相比并不算多,但军队战斗力都是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精锐。比如安西都护府的唐军从来没有超过三万人,但却控制着西域近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军事震慑着大大小小数十个国家,而且还数次主动进攻阿拉伯帝国。当然唐太宗之后,出现了不少的一将无能,害死三军的事情,府兵制的弊端也在后期逐渐显露出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大唐帝国军队依然是中华民族辉煌时代的一个缩影!
[Two]、隋文帝府兵制名称
〖One〗、开皇元年(581)改西魏24开府为12府,每府统一军,直隶皇帝。后每府置骠骑将军为长官,车骑将军为副,军府称“骠骑府”。开皇十年(590),废兵民户分立之制,把兵户编入民籍,改属州县管辖,垦田籍帐,一与民同,军府统领,宜依旧式。
〖Two〗、大业三年(607)改“骠骑府”为“鹰扬府”,长官称“鹰扬郎将”和“鹰扬副郎将”(鹰击郎将)。隋朝改革府兵制,加强“兵农合一”,有利于军队的生活、生产及管理和提高军队素质,同时也扩大了府兵的兵源,巩固了中央集权,后为唐朝效仿,至天宝年间,遂被募兵制代替。
[Three]、唐代历史书籍推荐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Fourteen〗、史”之一。
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新唐书》前后修史历经17年,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新唐书》修成后,其主编曾公亮曾上皇帝表“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其旧”,认为这是本书胜过《旧唐书》的地方。
《新唐书》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
《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原名《唐书》,宋祁、欧阳修等所编著《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
《旧唐书》的修撰离唐朝灭亡时间不远,资料来源比较丰富。
关于唐朝府兵绘画,隋文帝府兵制名称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