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冲茶方式

宋朝的冲茶方式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宋朝的冲茶方式的一些知识点,和正确的冲泡斗茶方法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乌龙茶泡茶的步骤
  2. 古代勤能补拙的例子
  3. 正确的冲泡斗茶方法

[One]、乌龙茶泡茶的步骤

1.备具:先将欲使用之泡茶器具用沸水冲洗,以免等会泡茶时参杂之前的气味,也为了保持洁净。

2.整形:将本次欲冲泡之茶叶按照需要倒入白纸上,轻轻抖动用以分离粗茶及细末;若是有准备小筛子,亦可使用小筛子直接于壶口过滤分离将细末及粗茶先筛入壶中,如此就可免去置茶此步骤。

3.置茶:先将细末置入壶中,再置入粗茶,最后将完整茶型置于最顶,此处用意是为了避免细末堵塞,阻碍茶汤流出。

4.冲茶:冲茶时,水壶于高处边缘处不间断的缓缓注入茶壶中,促使茶叶于壶中呈现太极一般的滚动,形成循环。由于此时我们假设冲泡的是冻顶乌龙茶,所以此时注入茶壶之水温应为90-100度之间;若是冲泡的是半生或是生茶的话,则此时温度比较好为80-90度。

5.洗茶:这时的乌龙茶泡茶的步骤其实分为两种,一种称之为刮沫:利用壶盖轻轻刮去浮于茶汤表面的泡沫。另一种就是洗茶:充完茶后过约3至5秒立刻将茶汤倒出至闻香杯中。其实两种做法的目的都是一样,那就是要去掉茶叶表面的尘污,我们是比较建议利用洗茶这方法,是属于较为正统的做法。

6.洗盏:洗完茶后再次冲茶,然后盖上壶盖再于其上淋上沸水,并顺便冲洗将等会要使用的茶杯,提升茶杯的温度,如此可以使茶汤维持在高温,保持香气。

7.斟茶:此时假设我们冲泡的是冻顶乌龙茶,偏向熟茶,因此通常静置40-60秒即可斟茶,过久容易苦涩。其后每泡静置时间都再加上10-20秒,例如第二泡为60秒、第三泡为70秒。

8.品茶:通常我们会用拇指及食指夹住杯缘,中指抵于杯底,若是平时没有喝茶之人,可以免用中指,避免被烫伤。提起茶杯,先观其色,再闻其香,而后啜饮,如此才能领略品茗乌龙茶个中之乐趣。

俗话说:“水乃茶之母,器乃茶之父”,有了好茶叶,更需好水好茶具,才能将其神韵表现淋漓尽致。水比较好是纯净水或矿泉水,茶具则“宜陶景瓷”为佳。

根据喝茶人数选定壶型,根据茶壶的容量确定茶叶的投放量。若茶叶是紧结半球型乌龙,茶叶需占到茶壶容积的1/3—1/4;若茶叶较松散,则需占到壶的一半。

由于乌龙茶包含某些特殊的芳香物质需要在高温的条件下才能完全发挥出来,所以一定要用沸水来冲泡。

泡茶的时间也很重要,泡的时间太短,茶叶香味出不来,泡的时间太长,又怕泡老了,影响茶的鲜味。闽南和台湾的乌龙茶冲泡时浸泡的时间第一泡一般是45秒左右,再次冲泡是60秒左右,之后每次冲泡时间往后稍加数10秒即可。闽北和潮州的乌龙茶开汤时间则要快得多,第一泡15秒就可以了。

绿茶一般三次为最佳,乌龙茶则有“七泡有余香”的说法,方法得当每壶可冲泡七次以上。

乌龙茶(oolongtea),亦称青茶、半发酵茶及全发酵茶,品种较多,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称之为“美容茶”、“健美茶”。乌龙茶为中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产。乌龙茶除了内销广东、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主要生产地区是福建省安溪县等地。

[Two]、古代勤能补拙的例子

回答如下:1.欧阳修:欧阳修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他在文学方面出类拔萃,但在政治上却不得志。后来他努力学习经义和政治理论,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2.孟子:孟子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中国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孟子年轻时是个贫穷的农民,但他通过刻苦学习,成为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和名师。

3.秦始皇: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统一了中国并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封建帝国。虽然秦始皇天生聪明,但他也非常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才能,最终成为一位卓越的君主。

4.汉武帝: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君主,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为中国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汉武帝年轻时并不出众,但他通过勤奋学习和不断努力,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君主。

5.西施:西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美女,她不仅容貌出众,而且聪明才智,擅长音乐、舞蹈和织锦等艺术。据传说,西施小时候并不出众,但她通过勤奋学习和不断努力,最终成为了一位闻名世界的美女。

[Three]、正确的冲泡斗茶方法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冲茶比较好的水自然是新鲜的泉水,但是现在要备有泉水都很难。我们推荐使用天然矿泉水,或纯净水,但不推荐使用矿物质水,自来水也不堪用。煮水的原则是:以鱼目、蟹眼连绎迸跃的二沸水为度。也就是说,当看到水面呈现鱼眼大小、蟹眼大小的沸泡时,即可停止加热了。再往后煮就是三沸,然而三沸后,腾波鼓浪,水就偏老了。冲茶时,取二沸的水,置边上至水没有沸腾的声音,即用。

先用纯棉纸包茶,压碎茶叶,然后入茶碾,碾茶要迅速,不能长时间碾茶,否则有损茶末的新鲜。如果不是当年的新鲜茶饼,则比较好将茶烘烤后再碾。

斗茶就是比试谁的茶汤汤花──沫饽在盏面上的时间保持更久,称为咬盏,直到花散水出,称之为“云脚散”,经过几个回合来决出胜负。在北宋时期,从达官贵人到平民百姓,无不以斗茶为乐,乐此不疲。斗茶用的方法就是点茶。点茶总共要注水七次,使茶末与水交融,茶汤表面显现雪沫乳花,但这整个过程不超过数分钟。点茶之前要先暖盏,用开水过一遍茶碗,否则茶不浮。然后以小勺舀取茶末,在盏中调作膏状,不时以汤瓶冲点,边冲点边以竹制的茶筅或银制的茶匙在盏中回环搅动,即所谓“击拂”。

点茶需要技巧,又以因击拂之法不同盏面泛起之乳花不同而有各种名目,自第一汤至第七汤而各有不同。

关于宋朝的冲茶方式,正确的冲泡斗茶方法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77788853.com/FwcQi8Aoeb.html
上一篇:宋朝的单兵装备
下一篇:宋朝的古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