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宋朝重要史实,以及宋朝的制度史实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One]、大宋大辽交换质子是史实吗
〖One〗、不是。历史上,辽国和北宋定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给辽国进贡,交换质子不存在的。
〖Two〗、相互交换质子的前提是,互相承认对方的地位,战国时代虽然国家之家打来打去,但他们都是周天子的封国,尽管级别有所不同,但互相之间的关系还都是对等的,大家对话有一个共同的基础。但是这个基础在辽宋之间,并不存在,尤其是在澶渊之盟之前并不存在,古人一直有一个观念,那就是天下只要一个皇帝,四夷不管强于若,本质上都受到皇帝的统治,无非就是程度不同而已,这就是古人的天下观。
[Two]、宋朝的制度史实
〖One〗、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宋朝的相权大幅萎缩,仅负责行政职能。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掌文武大权。又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主管财政大权,号称计省。这样三司、宰执、枢密使三权互相制衡,因此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Two〗、宋朝还在御史台之外增设谏院和置谏官,这些都是监察机构,负责弹劾等事宜。
[Three]、谁清楚北宋名相韩琦的史实
韩琦(1008年-1075年),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大臣。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一甲第二名。康定元年(1040年)官陕西帅臣,主张进攻西夏,然而败于六盘山(宁夏隆德)下好水川(甜水河),损失一万余人,时边区民有歌唱:“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1]。隔年(1042年)与范仲淹一起抗御西夏,时称“韩范”,再度出战,宋军再度大败,九千四百余人全军覆没。两人于宋夏战争均无建树。庆历三年(1043年),官枢密副使。赞成范仲淹、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进士及第,不久就给枢密使韩琦写信,希望得到他的提携,这封信也就是后来著名的《上枢密韩太尉书》。嘉祐三年(1058年),出任宰相。英宗即位后,封为魏国公。神宗赵顼即位以后,出判相州。作为元老重臣,他一直反对王安石变法,宋神宗一度有所感悟:“琦真忠臣,朕始谓可以利民,不意害民如此。且坊郭安得青苗?而使者亦强与之。”[2]。熙宁八年(1075年),病死,终年67岁。后遗作编为《安阳集》。
关于本次宋朝重要史实和宋朝的制度史实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