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香云纱女装

唐朝香云纱女装

大家好,关于唐朝香云纱女装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香云纱历史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香云纱历史
  2. 香云纱穿着会发闷吗
  3. 厚香云纱面料的种类和性质

[One]、香云纱历史

“香云纱”俗称“白坯纱”,又名薯莨纱,经过晒莨后的成品称“莨纱”,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手工制作的植物染色面料,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它制作工艺独特,数量稀少,加之该面料具有凉爽宜人、易洗快干、色深耐脏、不沾皮肤、轻薄而不易折皱、柔软而富有身骨等特点,特别受到沿海地区渔民的喜欢。在过去,香云纱被称为软黄金,只有朱门大户人家才能享用。在织造上,它是经线以绞纱织成带有几何行小提花的白坯纱,再用广东特有植物薯莨的汁水浸染桑,后用珠三角地区特有的富含多种矿物质的河涌淤泥覆盖,经日晒加工而成。由于穿着走路会“沙沙”作响,所以最初叫“响云纱”,后人以谐音叫做“香云纱”。

唐代已有关于薯莨的记载,北宋沈括和明代李时珍都曾记述过薯莨的染色作用。佛山市顺德区的养蚕缫丝业有着悠久的历史,素有“南国丝都”之美誉,这里完整保存了香云纱的染整技艺。明代永乐年间,广东莨纱已经出口到国外。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南海开始织造土蚕丝平纹织物——绸,经晒莨染整后便是莨绸;清宣统元年(1909年)佛山有晒莨户9家,工人约200名。莨绸主要远销欧美、印度、南洋等地。

民国初期,南海首创具有扭眼通花的桑蚕丝织物,小提花者称“帐纱”,大提花者称“云纱”,统称为“纱”,经晒莨后即为莨纱,其时,南海、顺德、广州等地相继开设了织造白坯纱和晒莨的工厂,或单独从事晒莨工艺的晒场,珠三角呈现出莨纱生产的欣欣向荣局面,普遍出现了“织晒卖”“自晒卖”等形式的经营者。

20世纪40、50年代,香云纱曾是流行于岭南的独特的夏季服装面料,关于它的起源还有一段故事。话说珠三角渔民用薯莨浸泡渔网时发现渔网变得坚挺耐用,他们将衣服浸泡了薯莨汁后,发现也能像渔网那样坚挺,加之沾染上的河泥能使衣服发出黑色的光亮,而且衣服越穿越柔软耐用,因此渔民在浸泡渔网时也开始浸泡自己日常生活的衣服,久而久之这种特殊的地域性纱绸制品就出现了。

[Two]、香云纱穿着会发闷吗

香云纱又名“响云纱”,本名“莨纱”,是采用植物染料薯莨染色的丝绸面料,是世界纺织品中唯一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丝绸面料,被纺织界誉为“软黄金”。唐代已有关于薯莨的记载,北宋沈括和明代李时珍都曾记述过薯莨的染色作用。佛山市顺德区的养蚕缫丝业有着悠久的历史,素有“南国丝都”之美誉,完整保存了香云纱的染整技艺。

[Three]、厚香云纱面料的种类和性质

〖One〗、以下是厚香云纱面料的种类和性质介绍

〖Two〗、香云纱按在坯绸的织造成分不同可分为“莨绸”和“莨纱”

〖Three〗、莨绸是百分百真丝拷莨的,正反两面,一面是黑亮的,会有些晾晒时河泥板结成的那种纹路,另一面的原色是土褐色(俗称拷皮,现在的工艺已经能做成彩色印花的,色彩是偏古色的,纯色一般是诸红,暗蓝,暗紫,暗绿等,经过磨砂或压褶处理的面料手感会软顺些,当然成本也增加了。现在香云纱面料的制作充分发挥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先进的工艺,制作出来的莨绸面料色彩变得更丰富,更可以用彩色印花这面作正面,因为经过了磨纱或压褶处理,使设计更具匠心,款式更加多变,更符合潮流的需要。

关于唐朝香云纱女装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77788853.com/ubwZdDo6HY.html
上一篇:唐朝香严寺视频
下一篇:唐朝香炉作用